[活動] 台灣歷史博物館 扛厝走溪流:台江風土與自然特展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所在地,原為「台江內海」一部分。兩百年來,曾文溪改道氾濫、內海浮覆成陸,像部張力十足的土地劇場。

面對自然環境變化,台江先民發展出「避水(患)而居」、「順水(域)而生」的生活樣貌。在洪氾中,家屋「竹籠厝」(Tik-long2- a2-tshu3)是人民最重要所有,因抗水患而有「扛厝走溪流」(Kng tshu3 tsau2 khe-lau5)的生活記憶。村落庄頭宮廟為人民抗水護庄的力量,衍生祭溪信仰延續至今,人民感念天地之心仍存。此外,台江移墾過程中,先民多自曾文溪北方區域南遷而至,家族移墾是移墾型態之一,落地生根,順水而生見證台江滄海桑田的變遷。


滄海桑田台江地

本展展示範圍聚焦於曾文溪下游聚落,這塊溪埔地,先民稱它為「菅仔埔」或「芊仔埔」,日本時代官方稱它為「台南廳新豐郡外武定里」,現今地方則稱呼「台江十六寮」或「台江」,在行政區屬「台南市安南區」。本區由曾文溪及鹽水溪兩溪環繞,也是兩溪數百年來改道、洪氾的主要範圍。有關「台江十六寮」文獻,在1895年《台灣總督府舊縣公文類纂》中可見記載。

青暝蛇做大水,走溪流

在台江地方社會流傳一個水患傳說:自清末開始,先民以蛇形容溪流,戲稱曾文溪是青暝蛇(瞎眼的蛇),曾文溪與鹽水溪為一公蛇一母蛇,兩蛇欲交會導致河道改道、洪泛不斷,這反應人民對於溪流河道未定常有氾濫的不安心理。

曾文溪未定堤前,河道不定,改道氾濫時間不一,各庄遭受水患的時間亦不同,鄰近溪流的村庄,嚴重者因水患而毀庄。經由田調訪查約略將台江的水患大致上有兩大類:淹水型水患、滅村型水患。

淹水型水患,居民有淹水的心裡準備,但了解水會退去,一切生計都可原地再開始。典型村落有公親寮、十二佃,兩庄頭避水的方式,乃求助庄廟主神,公親寮依神旨種植神榕、於河道邊設置避邪物鎮水,例如:劍獅、七星劍,以及延續至今的祭拜溪墘、拜天公傳統文化;十二佃則植神榕與興寶塔。

滅村型村落之一為1928年走避溪流而遷村的溪南寮,部份村民更擇地重生,而有新吉庄。另有一典型村落為1911年遭洪水毀庄的蚵殼港,該庄已沉至曾水溪底不復存在,倖存庄民重起聚落於溪埔寮與公塭仔兩庄,並於西港香科時,共組蜈蚣陣頭,傳承舊庄傳統信仰。


台江墾戶:誰是邱和尚?

長久以來,台江的移墾歷史,多存於口傳之間。2017年台史博收到4張台江中州寮陸浮地開墾印照,由87歲邱得興先生所捐贈。一張光緒14年(1888年)的崇文書院印照,上面有著佃戶邱和尚,另一張明治37年(1904年)的日本時代土地台帳謄本也有著邱和尚的名字,誰是邱和尚?中洲寮邱家是台江陸浮之後,道光晚期從學甲移墾來此的墾戶,也是台江人口多數來自曾文溪北方地區的實際案例,移墾後邱家如何開枝散葉,如何生計,與台江的環境變化、政治更迭息息相關。


落地生根陸浮地

台江陸浮非一次成陸,許多浮覆地似海埔地,遇海水漲潮淹沒於其中,從文獻記載可知土地含鹽份很高,不利農作,人民如何因應?在鹽地如何生計?開墾魚塭可為是其中一種土地利用方式,此地亦因近海,有了漁撈來補充家計,之後更有養殖業、魚苗業等專業經營。

先民也依土壤性質開墾土地,從旱田、黃麻、甘藷、甘蔗,或運用曾文溪氾濫衝刷帶來的沃土種瓜。日本時代隨著曾文溪築堤及嘉南大圳給水系統的完成,鹽地漸變良田。


竹籠厝(Tik-long2-a2-tshu3)與工法


「竹籠厝」(台羅拼音:Tik-long2-a2-tshu3)是台灣西南沿海常見的傳統民居,各地說法因地而異,有「竹管(仔)厝」、「竹篙厝、」「竹籠厝」或有地方文史研究人員也稱「竹籠茨」等用語,顧名思義是以竹搭造的屋子。台江傳統匠師-李養,稱該屋為「竹攏(仔)厝」,乃透過工法(竹柱鑿孔互穿,拼攏裝成屋)與使用竹材(桂竹俗名「長枝仔」,建造過程中,匠師俗稱「攏仔」)而取名。李養匠師師承其父李布,遵循古法,尺寸分明丶工法細膩。

時間:5/0 - 10/15
地點:台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1樓大廳(台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WEB:http://www.nmth.gov.tw/exhibition_236_363.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