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Can Help:台灣扶助事業x基督教芥菜種會」特展|台灣歷史博物館|活動

We Can Help:臺灣扶助事業x基督教芥菜種會」特展|台灣歷史博物館|活動
「Who Can Help?」,2020年4月,covid 19 疫情緊張,各國自顧不暇之時,26,980位台灣人卻在15小時內以集資方式,自信向世界宣告「TAIWAN CAN!」。但回到半個世紀前的台灣,這也許是我們連問都不知道可以問的問題,所有的困境被視為不幸,是必須往肚裡吞的命運。
來看看樂活台南最近的足跡:
  1. 🤗膽小者不要來!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詳細介紹
  2. 要吃什麼好?來看看近期食記
  3. 要去哪裡玩?來看看近期遊記
  4. 台南活動總整理
  5. 丹丹漢堡新菜單、分店資訊
  6. 世界之最|Top of the World

「那時代宛如一個黑箱,任何消息不允許進入也不能傳出。民眾無法知道世界的動向,無法發出任何聲音。…恰似颱風眼的真空地帶。」有本名為《真空の島・台湾》的攝影集如此形容戒嚴時期世界眼中的台灣,然而,卻有一群外國人在1940年代末來到福爾摩沙,在這個被外界視為「真空」的時刻,前往台灣群島最難抵達之處,看見每一個需要援手的人們。

門諾會、挪威差會、美援、海外盲人協會、世界展望會、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家扶基金會前身)…等來自各地的海外扶助力量或資源,於1950年代,陸續在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師孫雅各、芥菜種會創辦者孫理蓮這對夫婦的引介、協力或代理下進到台灣,許多團體更在此落地生根,成為我們熟悉的社會救助組織,近年來這些已本土化的組織也開始成為對外援助國際的力量。

讓我們回顧那一段風風雨雨的日子,回顧每一個成就我們的善意,重新思考何謂協助他人,照見我們從需要外援、逐漸自立到有能量為世界貢獻一己之力的歷史歷程。

單元一:日行一善!?

傳統台灣社會的救濟組織如官辦的養丐院、民間動員勸捐的育嬰堂等,這些救濟機構多以捐置物業運用孳息的方式維運。地方社會對於緊急危難亦有施粥、贈藥、捐棺等慈善活動。日本時代,傳統社會積攢的救濟物業被重組成各類學產、罹難、救恤基金,或是慈惠院的形式。這類公益組織,最早是針對因殖民政府討蕃事業所造成的軍警傷員進行救護與救濟協助。至於討蕃事業的討伐對象──山地原民社會則是要面對文明改善的規訓,並非漢人社會救濟及傷員救護協助所要照顧的對象。

單元二:福爾摩沙,我們來了!

18-19世紀,當台灣傳統的社會救助持續在民間發展之際,西方傳教士也帶入不同類型的救助型態,並在台灣發展起來;其中對台灣形成深遠影響的是身體醫療與衛生保健的科學觀念。二戰後創辦的「芥菜種會」是專為救助台灣所設立 的基督教救助組織,結合醫療、照護與扶助自立等思維,為二戰後貧病交織的台灣山區,注入一股來自西方社會的暖流。芥菜種會在台灣的發展,正逢美援時期,藉此使美國民間援助得以深入台灣山區,成為美國和台灣之間的物資輸送帶。

單元三:來自台灣的求救信

日本時代,孫理蓮女士與夫婿孫雅各牧師一同來台,參與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的宣教事工。戰後,兩人二度入台,展開搶救山區生命的醫療服務版圖;孫雅各牧師為台灣山區救助扮演穿針引線及整合資源的工作,邀請基督教門諾會共同促進山地醫療救助,成為基督教山地巡迴醫療的重要推手,同時藉由辦學培育人才、發行「山光」月刊建立山地教會通訊網絡及報導宣教扶植情形。

1951年起孫理蓮寄回故鄉親友的書信,隨著捐款人的迴響以及芥菜種會的創設,每月寄出的家信也就成了工作報導信,幾經流傳轉閱,到1954年時郵寄名單增加到兩萬五千人次,經費全然仰賴芥菜種會向美加募款,透過支持性的社會網絡,募款金額運用於支持台灣400餘處山地教會的建堂工作、培植原住民宣教人才、開展山區醫療服務工作。

單元四:現在立刻馬上

在體制未及的邊緣之處,許多生命在懸崖邊上岌岌可危,芥菜種會與許多來自國外的援助力量成為及時伸出的那一雙手,現在、立刻、馬上,風風火火的孫理蓮彷彿不考慮明日用度的想要接住每一個人,偏遠難以抵達之處生著肺病的人們、在原生社會難以立足的未婚媽媽、流浪街頭的孤兒貧童、樂生病患、烏腳病人,且不只停留在滿足生存需求的救助,也關注自立與自信的培養、就業與教育的社會關懷。這些看似莽撞、無限增生的事業卻也漸漸自成體系,彼此扶助。半個世紀後,透過芥菜種會留存的補助、申請文件,也帶我們看見反共大旗及戒嚴體制下不受主流政策關注,也難以於媒體被看見的,弱勢群體所面臨的社會困境。

結語:芝麻綠豆大的事

「讓我們到最需要的地方去。」1927年的孫理蓮這樣說。21世紀,投入921災後重建十年的社工則說「我往那裡走,因為那裡看不見路。」曾經被國際社會視為「真空」的台灣,如今彷彿已經能夠自立自強,但真的是如此嗎?

1970年代後,台灣的社會福利政策漸上軌道,芥菜種會與戰後扶助組織所進行的各項工作也逐漸成為體制的一環。但不管是什麼樣的時代,永遠都會有弱勢者在體制所不及之處,承受社會發展的共業。

唯有在每一個當下,做一件件被體制與主流社會視為芝麻大的事,而這些小小的事,終將交織成柔軟而堅韌的網絡,得以接住每一個需要的人,讓他們得以自助助人。只有我們主動伸出的這一雙手,才能突破距離的限制與藩籬,給予需要幫助的人,也給予整個台灣社會蓄積自信與面向未來的力量。

時間:2022/7/27 - 2023/5/28
地點:台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2特展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