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市區搶救白蓮霧,今年正好十一年,區公所決定以「拾憶相傳─風華再現」呈獻搶救好成果。區長鄭枝南強調,白蓮霧樹產量曾一度歸零,所幸搶救八十八棵老蓮霧樹,如今年產量已增至一萬五千公斤,且多了四公頃蓮霧宅仔,總算留下新市的文化產業。
昔日新市蓮霧與麻豆文旦並稱為水果界的「絕世雙嬌」,鄭枝南表示,五十年前,新市家家戶戶都有蓮霧宅仔,有句順口溜「透早天罩霧,烏鶖騎水牛,順序提茄芷,後宅撿蓮霧」。隨著都市發展,土地開發,蓮霧樹都被砍了,再加上土壤酸化導致蟲害、落果嚴重,剩下的八十九棵老蓮霧樹也不再結果,蓮霧產量歸零,直至十一年前接任公所主祕,決心搶救蓮霧樹。
十一年來,八十九棵老蓮霧樹除了八十九年象神颱風吹倒兩棵,救回一棵,至今八十八棵都長得好,不再有農民砍掉它們。鄭枝南說,這些蓮霧樹用壓枝法,即以老樹新栽方式,開枝散葉四公頃的蓮霧宅仔,年產量由零增加至一萬五千公斤,價錢由一斤不到一百元,去年上品價還達五百元,普通的也要三、四百元。
由於公所花了十一年搶救白蓮霧有成,今年將舉辦「拾憶相傳」白蓮霧文化產業節,讓大家有機會吃到五種氣味的白蓮霧。鄭枝南說,白蓮霧的色澤是白裡透著綠,吃起來就像戀愛滋味,有香、酸、澀、甜、甘,曾有一對台南搬到台北的老夫婦,很回味家鄉蓮霧的滋味,專程由台北南下,只是那一年白蓮霧產量少,老夫婦到現場已找不到白蓮霧,他特別找來四粒讓老夫婦品嘗,當阿嬤咬下一口,那情景很難忘懷,阿嬤淚光閃閃的說著「就是這種味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