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台灣歷史博物館-「南方共筆:輩出承啟的臺南風土描繪」特展


位居南方的台南,是台灣最早發展的城市,以及極早與外界接觸的地區,因而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許許多多曾停留或居住過台南的人,藉由近身觀察,記錄、描繪自己眼中的台南風土。這些風土描繪從400年前到現在,因著不同世代、族群的觀察視角,有著不斷流動的變化。這些記錄者一代一代地觀察、書寫,共筆出台南多元的歷史面貌。

本特展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簡稱日本民博)、台南市文史協會及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合作,特別借調日本民博館藏曾任職台南州立台南第一中學的內田勣老師、及台南市文史協會前輩們的手稿、筆記、照片、作品等資料,試圖透過不同時期的台南風土描繪,從不同世代記錄者的台南故事出發,探知從空間、時間及人群都不斷轉變的「台南風土」。

流動的台南

400多年來的台南空間,隨著時間的變動有著不同的空間指涉,時而大、時而小。荷蘭時期,以安平的熱蘭遮城與大員市鎮為中心,也包含普羅民遮城。鄭氏時期,隸屬於天興州、萬年州。清代以後,分屬於台灣縣與諸羅縣(嘉義縣)。日本時代(1920年)設置了台南州,範圍擴及現在的雲林、嘉義。戰後則包含台南縣與台南市,到了2010年台南縣市合併升格,成為現今的空間規模。

相對於空間流動,誰是台南人也隨著時空不斷地變化。住民從以平埔原住民為主,到漢人、日本人、外省移民、及外籍移工與配偶等等的加入。近年更有港澳人士或島內其他城市居民,懷抱各自的「台南夢」定居台南,共同描繪一幅幅隨著時空流動的台南風土像。

初見台南第一眼

從17世紀開始,台南即是外界與台灣接觸重要的入口,到了19世紀中期台灣開港通商後,更有許多西方的傳教士、冒險家、商人、領事等,以台南為據點,搜獵尋奇,找尋各種可能性。這些帶著不同目的來台南的人,留下不同的文化視角、初見台南第一眼的觀察紀錄。19世紀末,日本人為了統治台灣,除自身積極踏查各地外,也透過台南在地的文人仕紳蒐集資料,這些文人仕紳在蒐集整理台南知識的過程中,也再一次認識自身的鄉土。

在台日人的台南研究:蠟燭老師內田勣

日本時代有許多日本人因工作定居台南,開始記錄、觀察台南,其中1930年代任職於台南州立台南第一中學校(簡稱南一中,現為國立台南第二高級中學)、台南州立台南第一高等女學校(現為國立台南女子高級中學)的日籍教師們,例如前嶋信次(歷史)、內田勣(地理)、國分直一(考古)等,形成了台南研究的重要社群,也開啟台籍學生或人士對於台南的研究興趣,台南市文史協會的黃天橫先生即是一例。

地理老師內田勣(1906-1947)任教於南一中,由於身材的關係,被學生暱稱為「蠟燭」。在台南教書期間(1934-1940),以台南為中心,到台灣各地進行地理方面的鄉土調查,並留下許多地理學視角的珍貴踏查照片及研究論文,現存於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

台南人的台南研究:台南市文史協會的先行者們

台南研究的發展除了日本人外,1930年代起也開始有台南人從鄉土、民俗等視角觀察,並開啟台南研究,他們研究台南的機緣一方面來自漢學的家學,另一方面則來自日人學者研究方法的師承。例如石鼎美家族後代石暘睢(1898-1964)與莊松林(1909-1974)等人,作為台南人關心台南史,著手從事以台南為核心的台灣舊文獻搜抄整理,成為台南人組織化研究台南文史的濫觴。

戰後先是官方成立台南縣、市文獻委員會,成員中有許多來自台南在地文史人士。接著於1958年,台灣戰後第一個登記立案的民間文史社團—台南市文史協會,會員們利用業餘的時間,採取一步一腳印的田野調查,為台南研究奠基。

百花齊放的台南達人們

1990年代,政治上解嚴,社會各種力量也逐漸獲得解放。官方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而前台南縣政府也成立了「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積極鼓勵台南研究。此外,民間也紛紛成立各種地方文史協會、工作室等,台南研究進入百花齊放的時期,出現更多的台南達人們,從文化資產、文學、音樂、戲劇、影像、繪畫、茶藝、文創等不同的面向,深根著力於台南風土的描繪。同時台南的獨特魅力,也吸引著島內外的人移入、或觀察台南,共同書寫他們自己心目中的台南。

時間:2018/10/2 - 2019/4/14

地點:台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