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崁樓挖出大量遺跡|學者呼籲:要地上遺跡、不要地下停車場

赤崁樓挖出大量遺跡|學者呼籲:要地上遺跡、不要地下停車場
台南市「赤崁文化園區改造工程」於施工過程中,發現地下建築遺構及文化層現象,原停車場位置去年展開大面積考古發掘,最近完成清整,古蹟審議委員今天會勘,初步認為不同時期遺構層層堆疊,至於該如何保存,還需收集更多資料後再共同討論。

赤崁文化園區改造工程包括北區成功國小校舍、地下停車場及遊客服務中心,根據台南考古中心發掘調查,原赤崁樓停車場位置發現的遺構面積約50x80公尺,包括有房屋基礎、溝渠、明治公學校的圍牆等,年代最早的為清代晚期以前,一直到日治時代及二戰時期。
赤崁樓挖出大量遺跡|學者呼籲:要地上遺跡、不要地下停車場

審議委員今天會勘後,認為部分遺構的建設看起來相當用心,上方建築可能不是普通的民居,而是有相當規模及重要性的建築物。

委員陳維鈞表示,高雄左營舊城過去也有類似的出土,每個遺址都是唯一的,其發展有地域上的關係或理由,400年來,荷蘭人、漢人、日人、平埔族人在這裡活動,一直到現在,遺址有它的特殊性及意義,從建築方式不一樣,可以知道這一區當時老百姓生活的發展。至於後續要如何處理,還須再收集更多資料及文獻爬梳,專家學者大家共同來討論,而不是某人說了就算。
赤崁樓挖出大量遺跡|學者呼籲:要地上遺跡、不要地下停車場
中西區赤崁里長陳弘烈則到場表示,希望重視學生的教育權,讓成功國小的小學生可以盡快回來讀書。
赤崁樓挖出大量遺跡|學者呼籲:要地上遺跡、不要地下停車場

台南市正進行「赤崁文化園區新建工程」,發現大面積考古遺跡,包括清代與日治時期的建物地基、古井,另有史前灰坑,是台南近年發現最大面積的舊聚落紋理,令文化界驚豔。市府文化資產管理處表示,13日將邀請文資委員會勘,進一步討論未來處理方向。


該處遺跡地點目前被市府規畫為地下停車場與博物館,依照原設計開挖,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呼籲「寧可要地上的遺跡,不要地下停車場」。成大考古研究所所長劉益昌說,「停車場是可替代的,但文化資產卻無可取代」,台南即將建城400周年,不希望古蹟都被開發鏟除。
赤崁樓挖出大量遺跡|學者呼籲:要地上遺跡、不要地下停車場

赤崁文化園區新建工程上周四因多位民代關切施工進度入內了解,大面積的考古現場首度曝光,新建工程在前年底動工後,沒多久就因挖到地下層的古蹟而停工,目前除了北側成功國小校舍地下室開挖,在赤崁樓東側、成功國小操場以南原是停車場用地,挖出大面積遺跡。

文化局表示,該遺址面積約50X80公尺,地面上可見清代與日治時期的建物地基,除了一棟棟相鄰的民居、民宅內的瓦甕,還可看到清代特殊的紅磚砌牆,並有完整的水溝設施,研判可能是日治時期衛戍病院的結構。這部分將在本月13日邀請古蹟審議委員現勘。
赤崁樓挖出大量遺跡|學者呼籲:要地上遺跡、不要地下停車場


此外,在北側成功國小校舍部分,文化局表示,有挖出成功國小前身日本公學校地基,還有一口清代古井,另有史前灰坑,由於是施工範圍內,經委員審議將全面清出,另做保存。

文資協會理事長曾國棟說,文獻記載,赤崁樓東側是文資重要敏感區,包括荷治時期的普羅民遮城、清代台南縣署與周邊附屬機關等,「根本不應該開挖新建工程」,如今挖出大片遺跡造成工程延宕,但開發與古蹟保存不必然相違背,可以變更設計讓兩者共存,不應急著將工程完工。
赤崁樓挖出大量遺跡|學者呼籲:要地上遺跡、不要地下停車場

劉益昌表示,文化局雖有找委員實勘,但不能「都找聽話委員」,既然挖到遺跡就應依文資法規定,停工變更設計。



※ 本文僅為新聞資訊曝光,資訊細節請參考官方說明。(自由時報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https://bit.ly/3gvnLwr)

※ 歡迎提供活動資訊、資料,請點以下連結填寫表單 https://goo.gl/NEQuhV

相關文章